別小看手腕扭傷! 隱隱作痛一年 原來…


一名女工讀生,騎腳踏車與別的車子發生擦撞,雖然身體擦傷、瘀青漸漸癒合,也不覺得嚴重疼痛腫脹,但右手腕偶爾感覺隱隱作痛且無力,以為只是一般扭傷,到國術館接受民俗治療,一直未見效,長達1年一直綁著護腕,就醫詳細檢查才知是骨折不癒合現象。

成大醫院骨科部楊岱樺醫師說,工讀生經詳細的理學與影像學檢查,發現她的右手腕舟狀骨骨折有不癒合現象,因此決定接受建議做手腕關節鏡探查和清創,以及骨折部位的補骨和無頭螺釘固定手術。術後石膏固定6週,進行至少3個月的手部功能復健治療,目前工讀生的症狀與手部功能已經改善,也已恢復日常工作。

楊岱樺指出,手腕由前臂橈骨和尺骨及8塊小型腕骨形成,分為前後2排、各有4塊骨頭。外形像船長型彎曲形狀的舟狀骨是靠近手腕拇指側的腕骨之一,位於橈骨上方,對腕關節的運動和穩定性很重要。

舟狀骨的骨折,經常是跌倒時手腕背屈撐地,造成體重集中落在手掌上而發生;此外從事體育競技活動或機車碰撞,也可能發生傷害。這樣的舟狀骨骨折會發生在包括兒童在內的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。

舟狀骨骨折的症狀通常包括拇指根部下方區域的疼痛和壓痛。楊岱樺醫師指出,傷者移動拇指或手腕,或者嘗試捏、抓住某些東西時,症狀可能會惡化;且除非手腕因合併其他部位骨折變形,否則舟狀骨骨折可能並不明顯。而有些舟狀骨骨折的疼痛並不嚴重,可能會被誤認為只是一般的手腕扭傷。

楊岱樺表示,治療方式根據骨折的嚴重程度和骨的位置,可以從打石膏到必須手術。如果骨折不移位,通常用石膏固定治療最少6週左右,但某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。

如果骨折位於舟狀骨中段(腰部)以下或靠近前臂段(近端)骨折等部位,因這些區域血液供應不足,骨折會進一步阻礙血液向骨頭的灌流,癒合將更加困難,或者骨折完全移位,則需進行手術,並使用1根無頭螺釘或多根鋼針固定。

楊岱樺提醒,手腕疼痛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,只要骨折沒有癒合,手腕上的疼痛就不會消失;疼痛可能是骨折的警訊。因此,疼痛持續存在,應及早就醫尋求正確診斷,以能及時治療舟狀骨骨折,將有助於避免潛在的併發症及避免病情惡化。

(畢翠絲/綜合報導)




峰迴路轉「川金會」最終計劃實行,美國與北韓達到一定的「共識」後,預備如期在6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「川金會」,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派出得力助手金英哲已經抵達美國紐約,與美國國務卿蓮佩奧(Mike Pompeo)會面,商討「川金會」議題、程序安排做最後協商,也會就「無核化」議題分歧詳細討論。


金英哲是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、統一戰線部部長,他被外界視為北韓鷹派、金正恩得力親信。他此次借道中國北京飛往紐約與蓬佩奧會面、討論。

商討川金會 金英哲破例入境美國

由於金英哲涉嫌2010年策動魚雷擊沉南韓天安艦事件,故白宮目前仍將金英哲例為禁止入境名單內,但這次則因川金會籌備工作情況特殊而獲解禁。而金英哲亦是自2000年柯林頓(Clinton)政府期間,已故北韓國防委員會趙明祿後,18年後訪問美國的北韓最高級官員。


而事實上,他們兩人早在4月,蓬佩奧到達北韓商討美國囚犯釋放事宜時,兩人便已會面並交手。蓬佩奧在平壤與金正恩會面前,曾與金英哲閉會討論個多小時。

蓬佩奧與抵美的金英哲會面並共晉晚餐,期後在推持(Twitter)貼文表示,與金英哲吃了一頓很好的工作晚餐,並上載與金英哲在餐桌舉杯的照片。外界預期,蓬佩奧將會與金英哲在朝鮮半島「無核化」,以及保障北韓安全的「重大交易」下取得最終妥調。

據南韓《朝鮮日報》報導,金英哲身上帶著金正恩的親筆信,他訪問紐約後將轉飛到華盛頓,期望與川普(Donald Trump)會面。而川普在29日在的推持發文指,期待與金英哲舉行多次會議,並感謝北韓的回應。


另一方面,北韓副外相崔善姬持續在板門店與「知朝派」的前美國駐韓大使金成(Sung Kim)會面,是在周日會面後再次會談。而在新加坡,北韓與美國官員亦在場地與安全的議題下進行協商。


面對局勢的巨大轉變,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(Sergei Lavrov)亦抵達北韓,他向俄媒表示想清楚北韓的取態及立場,而拉夫羅夫亦在早前亦首次與蓬佩奧通電話了解「川金會」。

傳北韓測試新深水炸彈 「川金會」變數不少


目前就美國與北韓官員協商進度看來,「川金會」順利舉行機率頗高,但事實上,美國與北韓就「無核化」的議題上仍然存在分歧。據《朝鮮日報》報道,由於美國與北韓對「無核化」的一字有不同的演譯,美方認為北韓必須迅速進行「無核化」,且為「完全、可驗証及不可逆轉的」,但北韓求優先「保障體制」的要求不太相同,如何達到折衷的方案,將會在會議最大的爭議點,以及能否促成「川金會」的共同目標。


而在「川金會」正商討細節之際,北韓在江原道東部海面舉行海上軍演,南韓軍方分析指,北韓可能在測試新型的深水炸彈,但由此同時,北韓又要求美韓兩國取消8月的例行聯合軍演。


而據《華盛頓郵報》(The Washington Post)指,金正恩在5月與蓬佩奧在平壤會面時,不諱言擔心留在新加坡期間會遇上不測,更擔憂自己不在國內時有被軍事政變推翻的可能。北韓當局一直極力保護金正恩的行程,如金正恩訪中國後回到北韓,新聞消息才會公布出來,但這次新加坡之行則一早為被媒體公開,如果別有用心人士想對金正恩作什麼,正是給了他們時間去行動。
面對如此複雜的情況,從白宮發言人桑德斯(Sarah Sander)發言中看出端倪,雖然她「確定」美國、北韓領導人與官員正在計劃「川金會」的細節,並從中取得確實的進展,但指蓬佩奧無需為金英哲提出的要求「照單全收」。桑德斯在30日白宮例行記者會中指出,「我們預期美國、北韓領導人會議在6月12日舉行,不過來不及,也可能會在7月12日舉行。」

更多上報內容:

俄國外長隔9年首度訪北韓 趕在川金會前表達意見

《大家論壇》平壤視角:川金會失敗 中國將肆意左右北韓

川金會「見不見」❓

6月12日必如期? 專家:沒人敢保證
川金會成不成 就看他們兩個了!
美專家:開得成 但難達預期成果
川金會召開前夕 金正恩飆淚博肯定
金正恩為何流下男兒淚?

★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

逆轉!慘死不到24小時又活了
一喊完團結 這2人讓小英氣炸
沒任何儀式 上千人一夕失業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!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?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!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。投稿去—–>https://goo.gl/iy5TCA



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C%97%E9%9F%93%E9%B7%B9%E6%B4%BE%E9%87%91%E8%8B%B1%E5%93%B2%E6%9C%83%E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8vqc4t8s5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